2007年9月1日星期六

随感----朱德庸《关于上班这件事》

她在短信中告诉我,最近在看朱德庸的书,从小一直就喜欢漫画!对于朱德庸是从小时候一种泡泡糖带的四个漫画"双响炮"认识的,而《关于上班这件事》,是朱德庸新岀的彩绘漫画。如果说上一本《什么事都在发生》是在有问无答的情境中隐含了现代人的郁闷和怅惘,这本书则爽快的煮出了上班族的故事——虽说是简简单单的四格漫画,对上班族们却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完全是翘着脚自诩为自由职业者,然后才能隔岸观火悠哉游哉的旁观上班族的生活。但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只有旁观,没有怨气,只有挥洒调侃,没有愤懑沮丧——这是任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上班族都做不到写不出的。
  
   延续朱德庸一贯的风格,本书的序言和旁注依然辛辣精辟。摘抄几句如下:
  
   “上班和工作其实不一样。后者可能是你想要做的,前者必然是你的老板、你的老婆或是你的老妈要你做的。”
  
   “除了老板用他的钱来换取你的人生,你用你的人生去换取他的钱之外,上班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它的意义。只是,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仍然有其荒谬成分,就看意义和荒谬之间的对比有多大了。”
  
   “上班族所谓的成就感,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奴工辛勤敲打完一块大岩石后对着自己说:‘嗯,这块石头敲得不错。’却忘记了他脚上的镣铐和满手的老茧。”
  
   上班这件事,就这样在一个旁观者眼中被剥去了一切辉煌的装饰,这其中包括老板的温情一刀、主管的瞒上欺下争权推诿、职员间的两肋插刀(当然刀不会往自己身上插)心心相照(互相照的不是肝胆,而是薪水),甚至还剥去了上班族被一群外企白领金领和时尚小资杂志美化了的成就感和虚荣心。他用最狠的眼去看,用最直白的话来说——上班这件事,不过是这么一回事。
  
   我想这是朱德庸的特长。他在漫画里嘻笑讽刺:写爱情,爱情便不诚恳;写婚姻,婚姻便不可靠;写工作,劳资便不共天;写人生,人生就没了答案。他常常点岀人性中最本质却也很不光彩的一面,说一切美丽的欺骗和幻想不过是墨菲定律中涂了一面黄油的面包片,在现实中落地的时候一定会黄油朝下。对于人们不愿提及的卑微琐碎、麻烦无穷的现实,他能用一种大众可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把尖锐隐藏在调侃之中,大智若愚。
  
   他说:“老板都希望员工能为公司而死,其实员工只会为薪水而死。”“想测试岀员工的抗压性,得先从扣他薪水开始。”
  
   他说:“老板和员工并不尽然都是对立的,有的老板会叫员工用跪的。”“现代人和原始人的差别在于:原始人在原野上杀死敌人,现代人在办公室斗死敌人。”
  
   他说:“所谓专业人士,就是他拥有豪华轿车而他的老板拥有他的人。”“所谓中产阶级,就是拥有车子、房子、妻子、孩子,但四者都只到中等程度的人。”
  
   他说:“公司十诫:‘诫强出头,诫主动召开会议,诫发生办公室恋情,诫穿得比老板好,诫长得比女主管漂亮,诫穿得比同事差,诫独立作业,诫早到迟退,诫发表与上司相左的意见,诫同情公司黑羊。’”
  
   记得我以前也这样跟人侃过:“大老板总以为带着我们上了井冈山去干革命,但我们只是雇员而已。”上班族的人生并非像朱德庸的漫画所描述的这般极端和无趣,但漫画也说出了很多事实。它就是一部上班族版的墨菲定律,让读者去看只有搞笑没有美化的上班人生——好看,好笑,笑过之后还得上班。
  
   其实职场不过是个生态圈,争来争去的权限、理念、体系、风格、客户、资源之类,摆开来只剩三个词“立场”、“利益”和“人情”,完全可以对应成自然界的“领地”、“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敌对也好,共生也好,我们没有被遗传因子定下这辈子要帮谁、要毁谁、该吃掉谁、该躲着谁,但早有一条利己的本能刻在了骨子里——职场上所有的纷争不平,得意失意,仅仅源于此、终于此,以此衡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没那么简单,也没那么复杂。

0 评论:

发表评论